第二卷:碧血丹心 四十九章:太史慈神射震军 黄须儿兵败子午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回:太史慈神射震军 黄须儿兵败子午

却说太史慈领了军令,当夜暗渡陈仓,次日天明,正碰一军来迎,乃曹彰部将王倡也,此时引军巡视,正遇太史慈,遂来迎战。慈拍马绰枪而上,战不三合,刺翻马下,军士四散退走。太史慈率先奇袭,四处举火;孔明从后率军鼓噪杀入,魏军大乱,四散溃逃。

曹彰引千余残兵奔回下辨去了。司马懿迎入帐内,彰具述被袭。懿闻听,惊出一身冷汗,道:“孔明怎会如此神速?”彰道:“他从陈仓小道奔来。”正说间,人报孔明引军杀来,列于营前搦战。

司马懿登上高楼观之,只见川军布阵于山前,密密麻麻,不可数计。孔明独坐四轮车,手持羽扇,立于门旗之下,英姿凛凛,颇有仙人之姿。司马懿暗暗称赞,乃与曹彰道:“今川军气盛,以吾孤军,胜孔明甚难矣。眼下之计,只能坚守此地,以逸待劳,耗其粮草,方可再图破敌之计。”曹彰然之,乃令坚守,旬日不战。

孔明见司马懿不战,乃与众将道:“兵法云:‘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司马懿知我欲攻下辨,日夜备守。却不知其子午谷小道空虚,何不出奇兵袭之,佯攻长安,以乱其军心。”众将赞道:“此计甚妙!”孔明乃令吴懿、吴班引军于营前虚张声势,佯作搦战,暗拨太史慈、张翼二人引万余精兵,悄袭子午谷。

这曹彰虽是莽撞,却也知长安要地;闻太史慈从子午谷奇袭,心神不宁,惊问司马懿道:“长安已失,吾军无后路,将何处以归?”司马懿道:“君侯勿忧,可即引一支人马,连夜去伏子午谷,与吾军东西遥应。”

曹彰道:“此事关系重大,须吾亲自前往,相烦仲达在此御敌。”懿道:“如此吾为君侯掩护。”曹彰然之,当下收拾停当,饱食上马,引一军当先冲突往南。正遇川将吴懿,吴班拦住。曹彰奋力冲杀,二将败走。司马懿忙引军,冲杀一阵,见曹彰已走,乃引军回。军士报入孔明大营,邓芝笑道:“中军师计矣!此必是曹彰去伏子午谷,幸军师早已料了。”

却说曹彰离了下辨,一路急急往子午谷而行。走了半日,人困马乏,方欲下马歇息。忽听一声炮响,李恢引伏兵杀出,曹彰知已中计,回马便走。李恢率部追来。

曹彰拔马快奔,正行间,前一军如狼似虎,杀奔而来,彰暗暗叫苦,孰料那将进前喝道:“君侯速退,吾来挡之!”定睛看时,却是王双。原来王双在散关,知诸葛亮暗渡陈仓后,气愤填膺,不期被张裔诈做败兵袭了关隘。遂往下辨走,又遇诸葛亮堵死山口,无奈之下,就从子午谷回长安,半路正遇曹彰。

当下替曹彰挡住追兵,李恢围杀一阵便走。王双拔马往子午谷走,行不多远,又有一军拦路,为首一将,赤马钢刀,大喝道:“贼将速速下马!南安庞德在此!”王双不敢迎战,拔马往斜刺而走。

庞德苦追不舍,王双欲使流星锤暗算,不料因逃得匆忙,三个流星锤都已丢失,只得拍马狂奔。庞德奋力追赶,看看将及,忽山坳内涌出千余骑,为首一将,挺刀骤马,让过王双,厉声喝道:“许褚在此!”庞德勒马观看,来将正是曹操近卫大将许褚也。心知许褚在此,曹操亦在左近。遂不再进,引军退去。

许褚也不追赶,救了王双,往回便走。转过一个山头,望见大军前行,前军簇涌一人而出。此人庄严威武,胯绝影马,持倚天剑,身着锦袍金甲,表露一派王者风范。王双心下思定,下马便拜:“末将不知大王驾到,未及迎接,望大王恕罪!”操问道:“汝是何人?”

王双道:“末将乃雍凉都督司马懿麾下候部将王双也,因替鄢陵候阻挡追兵,兵败至此。”操令其起身道:“孤闻彰儿与孔明交兵,不知胜负,故引大军来迎。前方探马,一路来打探

消息。方才见将军被追得急,故令许褚救了你。”王双连忙逊谢。

操道:“吾今领兵来助威,彰儿虽不敌孔明,也算勇气可嘉。今川兵阻道,你已难回,且留孤军中,助我破敌,如何?”王双拜谢,操便令向子午谷进兵。贾诩道:“子午小道,尽是高山险峻,不利大军前进。不如暂且驻扎秦安道,等侯消息。”操然其说,遂令大军扎营秦安道。

再说曹彰留王双挡住川军,自己率军欲回下辨,韦茂道:“下辨是回不去了,沿路肯定是十面埋伏。”曹彰听了,心里上下难安,遂叹道:“如此,我岂不是困死在此了?”韦茂道:“孔明前番袭了斜谷,此时兵马尽退。斜谷必无川军,君侯可从斜谷退回长安。”彰从其说。遂引兵又奔斜谷来。

方进谷口,见前方隐隐有一队人马拦路,彰正凝神看时,对阵中军金鼓之声大做,两队军马如开波浪,分开条道,引出一位将军,美髥朗目,腰细膀宽,青盔兽带,白袍银铠,当先绰枪立马。彰识的是太史慈,愤恨道:“唯有死战得脱。”拍马舞戟而上,慈举枪便架,两下里针尖对麦芒,战做一处。

相斗三十合,太史慈架住曹彰长戟厉声道:“汝孤军深入,无兵无粮,何不早早降之,以免受兵败身死之苦。”彰怒道:“汝等土鸡瓦犬,虽十万之众,何足惧哉?今日某与你决一死战。”便推开太史慈。二将又抖擞精神战作一处,两下各不相让,枪来戟往,拼死相争。

太史慈舞枪游斗,曹彰心浮气燥,怒喝连连。二将又战三十余合,只觉得太史慈如有神助,那条枪追光弄影,忽上忽下;挥飒飘逸,若舞梨花,几乎如鬼神出没,无法招架。

彰部下偏将,见彰已无进攻之力,急忙放暗箭相助,太史慈听的弓弦响,侧身躲避,曹彰趁势拔马退回本阵。太史慈冷笑道:“鼠辈何敢用箭!教汝认得吾之神射!”张弓搭箭,觑定曹彰大喝一声“着!”彰闻太史慈如此说时,便知当有箭来,急躲时,正中左肩,大叫一声,几乎落马。

太史慈见得手,复搭箭大呼道:“此箭要射后排第二个左耳!”言毕箭至,魏军中一人掩耳惨呼,与太史慈所言,分毫不差。太史慈复搭箭弦上,魏军俱各心慌,发一声喊,尽皆伏首躲避。太史慈大笑,伸手马后,又取一弓,双挽画鹊弓,取六箭在手,使个连珠箭技,箭若羽蝗,破空而去,连伤八敌,有两箭穿体而过,去势不衰,又伤两人。

曹彰见之,面如土色。太史慈道:“降是不降!”拈弓又是一箭,却将曹彰中军旗帜射倒。曹彰满面羞愧,掩盔便避。太史慈喝道:“再不降者皆死!”又是两箭飞来,将彰左右护卫射杀。魏军此时陷入绝境,又见太史慈如此厉害,当下个个伏地请降。

曹彰大喝道:“某纵死不降!”引部下百十骑发疯一样的冲过来,太史慈纵马上前,就欲擒他,忽一人从后奔来,喝道:“有军师密令。”太史慈回头看时,乃是邓芝。芝道:“军师让子义放了曹彰。”慈惊道:“这是为何?”芝道:“曹彰不过一勇之夫,擒杀无益,反增曹操怒火。留他在,一可掣肘司马懿,二可使曹操诸子夺权。”慈大悟,遂令军士闪开。

曹彰一冲而过。拔马往西北便走。行约三十余里,已至黄昏,忽听马蹄声响,士兵皆喊道:“曹彰休走!”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原来这波乃庞德撤退人马,正巧碰上曹彰,便又伏击一番。彰急抡戟奋力突围,杀一条血路往西北而去,韦茂死于乱军之中。部下尽皆战死。

庞德苦追不舍,原来之前庞德与曹彰激战,被流失射中,因此败在他手,甚为恼怒,乃拍马穷追不舍,直追至半夜。忽见前火把齐明,耀如白昼,一簇人马拦路。彰大惊道:“吾命休矣!”只见一群哨马冲到,彰定眼看时,认得是自家人马,方才心安,大叫道:“速

来援吾。我乃鄢陵候曹彰。”

为首一人策马冲去,大叫道:“史涣救援来迟,子文公子勿罪!”彰大恸道:“几不与公刘相见也!”庞德见敌援军至,暗叹一声,拔马退去。史涣救了曹彰,安抚道:“公子勿忧,大王兵马已至。”彰泪流长叹道:“吾无面目与父王相见也!”于是不及更衣,浴血带甲,来见曹操,伏阶请罪。

曹操见彰,勃然大怒,指骂道:“竖子无能,折尽大军,尚不自死,有何面目来见孤!”喝令左右推出斩首。众将一齐苦求,操遂免曹彰之罪,夺其封地,使其与夏侯尚往宛城镇守;彰流泣而退。

孔明大胜一阵,及闻曹操兵至,乃令三军退出祁山,驻守阳平关,众将不解,争问为何?孔明道:“与曹操正面抗衡,于大局无益。我料曹操亦不敢进兵。待他退时,正兴兵不迟。”遂令三军齐退。

司马懿见孔明退兵,亦引兵来秦安道口拜见曹操。操聚众升帐,司马师兄弟伏阶请罪,司马懿大怒,先骂司马师道:“祸国辱家之辈!亏汝自幼熟读兵书,岂不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理!如今折却大军,失了前沿重地,有何面目见大王!”

言毕,便请曹操下令出斩司马师;又骂司马昭道:“吾以汝平素谨慎,使军相助兄长;汝兄既败,便当紧守以待吾后军,别作商议,事先不查敌情,仓促强攻,致使数万将士因汝而失,尚不知死,有何话说?”又请曹操出斩司马昭,弟兄二人默然不敢应。

操道:“汝二人败于马超之手,却是不亏。”又看司马昭伤势甚重,问道:“这是被何人所伤?”昭具言细告。操大笑问道:“公可知孤昔日渭水之痛乎?”司马昭唯唯诺诺,操扶起二人道:“胜负兵家常事,仲达无需太过苛刻。”

司马懿道:“既是大王开言,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请将竖子严惩。”操便喝令将司马师杖刑五十,司马昭鞭刑三十,告令全军。司马懿拜道:“请大王治臣兵败之罪。”

操道:“此番若非仲达严守祁山、下辨,孔明大军恐怕已打破长安了。仲达何罪之有?”懿坚持道:“臣未能管教好二子,使其兵败丧师,恳请大王责罚。”操笑道:“彰儿此番折了数万大军,若按仲达所言,孤岂不是也要严惩自己?”

懿急拜伏道:“臣死罪,死罪!”操亲扶起司马懿,道:“仲达为孤镇守雍凉,数番阻挡诸葛亮川军北伐。劳苦功高,该赏!”懿拜道:“臣断不敢领大王赏赐。”再三推却。操乃止。遂令三人先下去歇息。

次日,操便招司马懿并诸将商议军事,操道:“川路险峻,易守难功,欲图两川,当以何者为先?愿仲达有以教吾。”懿道:“入川之路有四:一乃祁山大道,过天水、武都直抵阳平关下;二乃散关、箕谷、陈仓一线也可抵阳平关下;三乃从斜谷道进兵,亦可抵达阳平关下,此路最近;四乃从子午小路进发,但此路多是高山峻岭,甚是凶险。”

操道:“仲达以为当从何处进兵?”懿道:“请恕臣直言:只能守,不可攻。川路难行不说,川军居本土作战,给养充裕,士卒无后顾之心,守乡卫土,三军有决死之志,攻则必败。”

操道:“依汝所言,陇、蜀之地,何时能归国家所有?”懿道:“此非臣所能预知。”操道:“若孤执意伐蜀呢?”懿道:“若臣所料不差,靠山王此刻正在筹备兵马,不日就将攻打平阳。江东鲁肃也已休养三年,只怕也在谋划荆州。大王伐蜀若败,后果不堪设想。唯请大王明鉴!”

操道:“仲达果然高见。还请仲达勿辞劳苦,为孤镇守西北。”懿拜道:“两川之事,臣为大王挡之。天下之事,还请大王为臣挡之。”操大喜,遂仍留司马懿为雍凉都督。自引大军班师会京。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鉴宝神医 我建的城都变成了大佬 从零开始的次元魔女 [重生]活该你倒霉 [综港剧]沉醉不知归路 都市超级医仙 无上神帝 江湖遍地是土豪 苗疆蛊事 长夜余火
相关推荐:淮东以安世纪第一宠婚:吻安小娇妻豪门父母和顶流哥哥终于找到了我盛世娇宠:废柴嫡女不从良至擎往生人人都爱于休休火影之我在木叶砸金蛋龙王大人在上灵异片演员app[无限]龙傲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