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丧心病狂王德华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一众文人士子闻言心中不由鄙视不已,若不是有太后她老人家给你们这两个蠢货撑腰,只怕你们的坟头上都开始长草了!

这两个蠢货胸中无半点文墨,却喜欢附庸风雅,时常举办各种宴会,众人当然不会客气,不吃白不吃!

“大兄说的是,是小弟多虑了,诸位我自罚三杯!”受到兄长的安慰鼓励,张延龄的本性也暴露无遗,叫嚣着喝完三杯美酒后,便扯过一旁倒酒的侍女,低声淫笑了起来。

如若朱厚知道这兄弟二人的行径,他也会如同历史上熜哥那样,选择立马弄死这两个狗东西!

虽然朱他知道这两个外戚子弟不是什么好鸟,侵占民田,肆为奸利,但是来自后世的他远远低估了这俩货的低劣本性!

如同张氏兄弟一样,大多数人对捐赠善款一事选择漠不关心,剩下的一部分人选择先行观望,另外一部分则是在心中将王琼骂了个狗血喷头的各大朝堂重臣!

不是我们想捐啊!在王琼这狗贼倡议后,内阁首辅谢大人通过内阁已经向众人施加了压力,表达了一个清晰明确的主题:捐!都给我捐!

没看见人家杨廷和杨大人都赖在文渊阁不走了吗?

据说是杨大人家中无余财,因此找诸位内阁大佬借钱捐款没有成功,气的他每日清晨便来到文渊阁堵截众人,大有一副借不到就誓不罢休的架势!

翌日清晨,王琼无视了妻子白氏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威胁,亲自押运三辆装满了白银的马车来到了户部衙门前。

一路上围观之人尽皆目瞪口呆,他们何时在光天化日之下见过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跟随着王琼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王琼此时已经算是看的的通透了,钱财真有这么重要吗?

既然要做就做绝!

反正陛下已经知道他这些年贪污受贿,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

况且他捐赠的善款越多,他在陛下心中的份量就越重!日后被翻旧账的可能性越小!

况且也只有这样,陛下此举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他可是清楚这一路上不知有多少探子明里暗里地观察着他。

这么多年明里暗里收受的贿赂王琼自己都不清楚,不过每日的花销也极大,因此家中剩余的现银只有这三十万两。

他昨夜独自在书房中坐了一宿,咬着牙下了这个决定,既然要玩,那就玩把大的!

既然陛下选择让他做这个“带路党”,那他就不能只捐个几万两敷衍了事!

他捐的越多,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就越重!兵部尚书一职就越稳固!

只要陛下在他身后,他王琼目前就不会有任何麻烦!

户部衙门前早已有人临时搭建了一个木棚,木棚前竖起一块木板,上面写着醒目的“江西善款捐赠处”七个大字,木棚左右两侧分别挂起数条用丝绸制成的横幅,上面的内容让人不由莞尔: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奉献爱心,情系灾区!

绵薄之力,积沙成塔!众志成城,抗洪救灾!

很明显这是朱厚同学的手笔,虽然这些口号与现在文人的行文习惯不同,但它胜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这就是口号的魅力。

即便是袁宗皋在看过朱厚亲笔写出的这两句宣传口号后也不由暗自点头,如此一来只怕天下百姓都将知道江西洪灾之事,善款应该会大大增加。

王琼走上前去一脸肉痛地向着袁宗皋说道:“袁大人,这三十万两白银是老臣一生的积蓄,吾要全部捐赠出去!”

“德华此言当真?”惊喜交加的袁宗皋闻言立马站了起来,出言追问道。

虽然他知道王琼这厮肯定有钱,但他料想王琼此次可能捐赠个七八万两就差不多了,从未想过这老东西居然会一口气捐赠三十万两白银!

这是彻底豁出去了啊!

要知道因为土木堡之变,大明朝廷对国内各地的掌控力大幅度下降,加上北方战事不断,朝廷又大肆募兵,正德年间一年的税收仅仅只有六百万两!

王琼这厮居然一下子捐赠出了国家一年税收的二十分之一!

“快点给老夫清点入库!”袁宗皋看着王琼通红的双眼,以及盯着自己不善的眼神,吓得急忙对身旁的户部主事怒喝道,生怕王琼反悔拉着银子走了。

待银子清点完毕后,袁宗皋向着王琼郑重其事地行了一礼道:“王尚书,不管此事起因如何,你这三十万两白银将会救活灾区无数的百姓!老夫在这里替他们谢谢你!”

袁宗皋身后的官员,围观的百姓尽皆向王琼行礼道:“王公高义!”

“王公高义!”

“王公受吾等一拜!”

王琼眼眶通红的看着向自己行礼的众人,他忽然觉得自己是否枉活了这六十载。

也只有现在他才感觉到了身边之人对他发自内心的善意和敬意。

这才是真正的景仰!而非因权势产生的畏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王德华从未忘却!”

“我王德华也为大明立过功!”

“我王德华不是’文臣耻辱‘!我不是……”

老泪纵横的王琼嘶哑着喉咙地述说着,以至于最后失声痛哭,这些年他的心中太苦太苦了!

或许他曾犯过错,但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更不应该就此抹除他一生的功绩!

坐在御书房中的朱厚,听闻锦衣卫及时传过来的消息,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三十万两啊!这坏老头儿以后这段时间都要全家吃糠咽菜了吧!

不能就因史书评价的眼光来看待眼前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啊!

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不再只是史书上冰冷的名字而已!

“黄伴,下诏,王琼一心为民,首倡捐赠善款,于国有大功,加封王琼为太师!御赐蟒服一件!白银一万两,从朕的内库里出!”

“陛下这样的赏赐会不会太重了?”黄锦跪地听令后,小心翼翼地抬头问道。

因为这太师、蟒服两者皆是象征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圣眷,任何一件拿出去现在的朝堂重臣都会打破头争抢!

陛下这次居然将两者一起赐给王琼,实在太令人震撼了。

“无妨,这是千金买马骨!就看这些人心动不心动了。”

在众人面前哭得涕泗横流的王琼逐渐稳定了情绪,整理了仪容后装作没事人的样子,强装镇定准备开溜。

正值此时朱厚的圣旨到了,黄锦亲自赶来宣旨。

在众人的羡慕嫉妒恨中,王琼竟被加封为了太师!还得到了一件蟒服!

袁宗皋羡慕嫉妒地打趣道:“怎么样?王太师,要不要将这陛下赏赐的这一万两白银一并捐赠了啊!”

“滚蛋,真想让老夫全家吃糠咽菜吗?”乐不可支的王琼怒骂道,说完便急忙让府中下人带着银子回府去了。

三十万两白银换来了一个太师的虚衔、一件蟒服和一万两白银,王琼亏了吗?

是个人都知道他赚大了!

王琼捐赠善款三十万两,当场被陛下加封为太师的消息在有心人的不断传播下,整个帝都一片哗然,随之便是发自内心的羡慕。

而诸位朝堂重臣则是气的咬牙切齿,这老匹夫是要大家同归于尽吗?

三十万两啊!你个王八蛋不要可以给我啊?你还这么高调的捐出去!那我们怎么办?

低于十万两老百姓和那些贡院的士子能骂死你!

整个帝都顿时笼罩在一股怨念中,不少大臣府邸之中传来阵阵鸡飞狗跳的争吵声。

而始作俑者朱厚在交代了黄锦一件任务后,便悠闲地逛御花园去了。

袁宗皋老神在在地坐在木棚前,他干瘪苍老的脸上此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了王琼开的这个好头,以谢迁为首的一众大臣也不再观望,纷纷捐赠了善款。

内阁首辅谢迁捐赠了二十万两,费宏和梁储二人捐赠了二十五万两,袁宗皋自己也捐赠了十五万两,蒋冕只捐赠了十万两,这是因为他帮杨廷和这老匹夫捐赠了十万两。

没办法!这老匹夫本就一向清廉自守,现在为了不让后院起火,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不要面皮地天天跑到文渊阁去围追堵截他们,一见面便哭诉自己家中多贫困凄惨,实在没有余财了,闻者无不落泪。

最后逼的众人没办法,家底最富的蒋冕忍无可忍地怒骂了杨大牛一顿后,同意出资帮其凑足了善款。

吏部尚书乔宇捐赠了二十万两,这不难理解,吏部本就掌官员的调动和升迁,是私相贿赂最严重的地方。

刑部尚书张子麟因铁面无私,执法严明,从不收受任何贿赂,因此被称为“一代刑名之祖”。

本次仅仅捐赠了一万两,不过也没有人敢说他的不是。

工部尚书李鐩(音同碎)是一位同样历任四朝的元老级人物,政绩卓著,力行节俭,忠直敢言,是弘治朝硕果仅存的元老,他同样捐赠了二十万两。

如此一来仅是朝堂正二品重臣和内阁大臣便捐赠了善款一百六十余万两!乐得袁宗皋像个年幼稚子般兴奋不已。

但朱厚坐在御书房中心中却是难以平静,国库几近空虚,而一位位大臣却富得流油!

这正常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当然不正常!

不管他们手中的财富从何而来,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仅从结果来看就明显知道这即极为不正常!

藏富于民不是藏富于官!

虽说"士农工商"皆是大明的子民,但"士"却是执掌权力的当权者!

他们通过手中的权力不断攫取财富,将原本应该流动于民间商贸之中的财富囤积在自己家中!

经济需要流动才能不断发展,不然就是一滩死水!

眼前这些大臣还算是好的,二十万两左右便是他们的极限了,但那些富甲一方的商人和大明勋戚搜刮积累的财富可远远不止这些!

朱厚给了他们一天的时间,现在看来好像自己这个圣天子的命令没有人放在眼中啊!

或者根本就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吧?

商人!皇室!勋戚!

朱厚嘴角勾起了坏笑,低声喃喃自语道:“真当朕没有办法收拾你们吗?”

“走着瞧吧!”

【作者题外话】: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老古最大的动力!

因为有读者朋友一直问qq群,所以老古也建了一个:752908991

愿意进群的朋友可以自行加群哦,老古恭候光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都市超级医仙 苗疆蛊事 [综港剧]沉醉不知归路 长夜余火 江湖遍地是土豪 鉴宝神医 [重生]活该你倒霉 无上神帝 我建的城都变成了大佬 从零开始的次元魔女
相关推荐:什么叫对线型中单啊良田喜事氪无不胜聊斋鬼故事锦绣大明盛世大明我能强化加点诸天事务所神王之王者归来仙侠之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