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6章 大案争论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泰昌元年,九月初九。皇帝到皇极门临朝亲政。

今日,皇帝给已故皇祖朱翊钧上谥号为显皇帝,定庙号为神宗。

朱由校按着万历初年的作息时间表来上朝,具体日程安排是:每月逢三、六、九日(含十三、十六、十九与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日视朝。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上朝时间安排,皇帝和官员的负担都小。

张居正去世以后,明神宗最开始是很勤政的,后来他任命申时行为内阁首辅。申时行是软熟之人,遇事迁就,遇皇上更迁就。申时行处于张居正“威权震主”的前车之鉴,把威权统统交还给神宗,让他亲操政柄,事事由皇上决断。这是神宗亲政以来最为繁忙的时期,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后来所谓的怠于临朝,跟曾经在神宗身边侍奉过的王安聊起此事,朱由校才知道神宗不上朝是因为他健康状况的逐步恶化导致的。

从万历十四年起,万历皇帝就开始频繁的生病,头晕眼黑、浑身乏力,连祭祀太庙的大型典礼都去不了。

后来又患上足疾,严重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根本走不了路。走不了路,明神宗又是个好面子的人,把疾病视作他的隐私,他自然就不敢上朝面见文武百官。

因为身体不好,批阅奏疏处理政事,也不能很快答复。神宗本身也不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郑贵妃曾经调笑过他的优柔寡断,说他就像一个老太太,这都是宫中的趣闻了。

更有趣的事,是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开始临朝的时候,几十年不上朝的大臣把上朝礼仪都忘光了,对上朝很不习惯。文武大臣骤然上朝,竟然不知所措,随从散漫,人声嘈杂。

对于这种现象,朱常洛非常不满,他传谕内阁,要求整顿朝仪:“以后凡遇临朝,务要十分敬慎。如有仍前肆行违禁,紊乱朝仪者,纠仪官指名参来重治。”所以眼前整齐有规格的朝仪,是朱常洛临终前整顿出来的。

皇上在皇极门金台御幄中升座,京师中凡四品以上官员待鸣鞭后,分文东武西鱼贯入门行叩头礼,然后登阶循廊分班侍立,按部奏事。至于那些级别较低的官员则只能候于午门之外,在鸿胪寺官员的导引下行五拜三叩之礼,然后北向拱立静候旨意。御门决事本是常朝旧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侍立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刘时敏向台下的群臣大喊:“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御史王安舜首先站出来请求发言,朱由校准了,他朗声发表言论:

“先皇初服红丸时,内阁首辅方从哲草拟圣旨赏给献红丸的李可灼白银五十两。方从哲和李可灼两人都有大罪。从医之人,不是三代医家传承,有病的人不能吃他的药,先帝的脉搏雄壮有力而浮动甚大,这表明三焦火动,宜用清火之药而不能用而不能用助火之药,这是很明显的。红铅乃是妇女的经水,是纯火之中的精华,将其投入虚火燥热的病人,不是害死他吗!在朝廷内外人心不稳之时,却敢使用没有验方没有制药方法的药冒充金丹,轻则应当对李可灼处以庸医杀人之罪,却蒙皇上颁发奖赏,这不过是借此以阻塞外廷的议论。”

御史王安舜批评了方从哲和李可灼,御

史郑宗周则是向给朱常洛吃大黄的崔文升发炮。他讲:

“过去的梃击案的张差事件,在宫门持木棍,几乎酿成意外。只因为神宗皇帝优容大度,没能完全处罚他们,所以崔文升敢于效仿他们。请将崔文升敢于效仿他们。请将崔文升砍成寸断用以在祖庙面前谢罪。”

听完这两个大臣讲话后,御史郭如楚、冯三元、给事中魏应嘉、太常寺卿曹珖、光禄寺少卿高攀龙、主事吕维琪等先后附议要求惩治崔文升和李可灼。

红丸案之后,方从哲拟写御旨,将崔文升和李可灼交给司礼监处理。现在他们二人关在诏狱里头,朱由校最近事务繁忙,把他们俩忘了。

泰昌皇帝朱常洛虽然是因为过度娱乐和错误用药而死的,可是他并不想背上这个丢人死法的坏名声。所以朱常洛临终前一直推说自己身体不好。在朱由校心里,这个便宜老爹对他还是不错的。所以他就要想一个好借口既处理了庸医,又能尽量保存朱常洛的颜面。正在朱由校思考如何处理他们的时候,又有大臣发言了。

给事中惠世扬讲话开门见山直接弹劾方从哲有十条大罪、三条理由可杀。他进言:

“方从哲一个人为相七年,妨碍贤才害了国家,是第一条罪。

骄傲无礼,延误了对皇帝的悼念,是第二条罪。

在慈庆宫里发生梃击案件,却庇护奸党,是第三条罪。

根据自己心里想的肆意妄为,破坏了皇帝的法令,是第四条罪。

放纵儿子杀人,蔑视国家法令制度,是第五条罪。

阻碍和压制谏官,遮蔽和堵塞了皇帝的耳目,是第六条罪。

城池沦陷军事失利,却宽大地处罚巡抚这些臣子,是第七条罪。

仓促的催战,以致全军覆没,是第八条罪。

曲从私情而欺骗皇上,给做宰相的留下羞辱,是第九条罪。

代为经营专利税收,祸国殃民,是第十条罪。

郑贵妃要求封为皇后,整个朝廷尽力谏诤,方从哲却模棱两可,是应当杀的第一条理由。

李选侍是郑氏的心腹,对抗和凌辱皇帝母亲,致使怀恨而死。方从哲接受她偷盗宫中的美玉珠宝,想封选侍为贵妃,又任她占住乾清宫,是应当杀的第二条理由。

崔文升用泻药损伤了先帝的身体,许多臣子提议严厉惩处他,方从哲拟定的命令却开脱他的罪责,李可灼送上致命的药,方从哲拟定的文书却给以赏赐,是应当杀的第三条理由。”

台上的朱由校听完这篇慷慨激昂的讲话,心里很是愤怒。在这几天,王安彻底把他知道的东林党的老底告诉了朱由校。这个惠世扬就是东林党的骨干,他现在借红丸大案之名向方从哲开刀。

方从哲听完惠世扬对他的弹劾,同样是目瞪口呆。东林党这是要把他往死里整啊。

惠世扬总结的十项大罪三条死罪看起来挺唬人的,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方从哲在万历四十一年入阁,内阁首辅一直当到现在,在

这七年里有很长时间,内阁里只有他一个人。

方从哲入阁时,朝政日非,已非昔比。内有门户之争,外又面临建州女真窥视边防,可谓内外交迫,这些均是当时的新辅臣方从哲要处理的问题。身为内阁首辅,理应握有重权,然而阁权却已大不如前。当时阁臣似有权又似无权,处境尴尬且艰困,做事动辄得咎,这正是当时内阁所遭遇的困境。

举个例子,万历四十五年是灾荒之年,七月山西大旱,山东旱蝗。方从哲拟定了以下几点策略:请求皇帝发帑,神宗不允许。开仓放粮,就近配发赈灾。免税停征,以一时之权宜来安抚地方的动荡不安,然而神宗未置可否。地方灾荒,首先面对的是地方官员,而神宗末年缺官严重,故地方赈灾无人。方从哲建议补充官员,以绝乱象,而神宗对此已不予理会。由此可见,责任并不在方从哲身上。惠世扬真正要打倒方从哲的原因是朋党之争。

浙党的第一任领袖是沈一贯。沈一贯本身是浙江人,其集团中浙江人占半数以上,故有浙党之称。神宗末年,门户之争剧烈,就连当时会推阁臣,已牵连到士人派系的利益关系。方从哲也是浙江人,浙党鼎力支持他入内阁当首辅。方从哲入阁后,也意识到当时士人派系林立的政治环境,故透过座主与门生,以及地域关系的建立,巩固首辅之位。

方从哲不光提拔浙党门人,他还拉拢其他朋党。亓诗教为方从哲门生,也是齐党之魁。除了文官之外,方从哲跟后宫的郑贵妃李选侍也建立起深厚的关系,以求保持权势。不过这也变成东林党攻击他最好的理由。现在朝堂之上,诸位大臣都在等待皇帝的答复。

御座上的皇帝缓缓站起,朱由校封闭廉泉闸,以最威严的嗓音做出天子的答复:

“惠世扬,你太放肆了。以一些无中生有的理由攻击内阁首辅。你是何居心?”大臣的耳边顿时雷声滚滚,惠世扬甚至害怕地跪下了。

“朕是宫庭三案的亲历者,宫廷里的事不是外臣随意造谣的种子。韩爌韩大学士,朕记得红丸案那一天,李可灼到内阁献红丸时,你与方首辅同时在场,你说一说当时的情况,方首辅接受红丸了吗?”朱由校走到韩爌面前问话。

“回陛下,当时微臣与方大人一起把李可灼赶走了,并未接受他进献的红丸,更没有向皇上汇报。”韩爌马上据实回答。

“那既然是这样,惠世扬诬陷方从哲这件事就坐实了。惠世扬,你说说,朕应该拿你怎么办?”朱由校把话题又转向惠世扬。

“回陛下,臣不敢,方从哲确实与内廷有来往啊!臣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消息,但是又觉得这些消息耸人听闻,臣觉得关系重大才禀告给圣上。望圣上明鉴微臣的一片赤胆忠心啊!”惠世扬跪在地上声音都颤抖了。

“方从哲在三案里确实举止有些失措。但是这不是你惠世扬口头判内阁首辅死刑的理由,朕若是听了你的话遂了你的心愿,朕不就冤杀了老臣么?今日朕告诉你们,你惠世扬是朕亲政以来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这一次朕可以原谅你。下一次不管是谁只要因为只言片语就诬陷其他臣子的,朕一定重罚。你们都听懂了么?”

众臣都跪下称“谨遵圣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苗疆蛊事 鉴宝神医 都市超级医仙 长夜余火 [综港剧]沉醉不知归路 [重生]活该你倒霉 我建的城都变成了大佬 无上神帝 从零开始的次元魔女 江湖遍地是土豪
相关推荐:大制药师系统废话太多真的不好开局一只穹权臣家有神医妻我的房车在末日碧水天堂仙门逆徒我练成了999种剑技桃源小神医大小姐的上门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