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阴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公孙太后看得入神,一时忘记了头疼,如同又回到年轻时,随先帝巡行四野,千军万马相随。

草原、山谷、湖边、河畔……处处金戈铁马。

明月高挂,随军夜宿,太后神情有些恍惚。

“李总管,上!”雷少轩兴起,忽然轻喝。

他早已看出,随行四名太监皆是高手,立于屋檐下,纹丝不动,气机似有似无。

李春闻言,也不答话,取过侍卫龙刀,猱身而上。

叮!

刀枪相撞,金戈脆响,让人神魂激荡。

快!

李春速度奇快,形如鬼魅,闪出道道残影。

不愧为宫内高手,这样的速度,达到凡人极限,不动用神念,相信当世无人能跟上李春的速度。

雷府都有修士,王宫内绝不可能没有高人。

宫内,绝不能随意用神念四下探测,不过用来捕捉李春身影,却毫无问题。

神念中,李春的刀慢如蜗牛,龙刀在月光下纤毫毕现。

雷少轩的军枪使得堂堂正正,大开大合,雄浑霸烈,任尔千变万化,我只一枪灭之。

恰如千军万马,一枪单骑。

公孙太后看得入神,身体十分疲惫,不知不觉中已经斜卧,宫女急忙盖上被子。

“年轻真好!”太后喃喃道。

看着雷少轩和李春争斗,太后目光一阵迷茫,仿佛正穿过岁月的记忆,回到年轻时。

一位飒爽英姿的女将,随着先帝夜宿军营,篝火旁围坐,看着一对军中勇士相搏赌斗,大声说笑,大口喝酒,毫无顾忌地说着粗话。

公孙太后慢慢闭上眼睛,睡去。

李春和雷少轩对视一眼,悄悄收手。

噗!静心斋灯灭。

雷少轩坐在静心斋门口,开始轻声诵念《大成智慧无相般若金刚伏魔经》。

梵音袅袅,弥漫静心斋。

李春听了一会,猛然醒悟,想起一事,眼瞳微缩,叫过一位太监,轻声吩咐。

夜更深。

静心斋院内,气温微降。

雷少轩微微睁开眼睛,院内毫无异状。

然而,凝起破妄眼看去,院内煞气越来越浓,阴魅幢幢,并向静心斋聚拢,却被雷少轩挡住。

煞气浓厚,煞气中还有如海的紫色气体,相互纠缠,不分彼此。

这是龙气。

典籍有云:紫气如龙,是为龙气,非王宫不聚,至刚至阳;煞气至阴至柔至邪。

龙气阳刚,煞气阴柔,有龙气的地方,也容易聚拢煞气。

这也说得通,王宫乃国运枢纽,贤王恩泽天下,龙气升腾;恶政为祸万民,煞气沉沉。

王宫为政,虽然有心为善,却难免出现恶果,王宫往往也成为煞气聚集之地。

念诵佛经,雷少轩身上发出白色光芒,如一道火墙;煞气阴魅如冰,撞到墙上,纷纷融化后退。

阴魅便是阴魂无灵,就如僵尸无意识。

驱煞镇邪,以佛力最佳,历朝历代王宫皆有佛堂,然而先帝灭佛,北魏王宫内便没有和尚,怪不得静心斋如此多的煞气。

太后随先帝征伐,身上也是杀戮过重,天然地吸引煞气阴魅。

少轩叹了口气。

也就是公孙太后心地善良,心有正气,能抵挡煞气侵心,否则早就发狂或大病死去。

随即雷少轩心惊,皇宫绝不可能没有高人,难道看不出此情形?

不对!

雷少轩心冷似冰,这一切有阴谋!针对太后的阴谋,有人想让太后早死,却不能明来,只能借助阴谋。

太后对母亲有大恩,谁害太后,便是老子死敌,雷少轩想道。

清晨,太后醒来,窝在被窝里,迟迟不愿起身。

“太后?”宫女轻声询问,“是否更衣?”

公孙太后神清气爽,心情大好。

“好舒服!真舍不得起来,如年轻时候,只想赖床。惠儿,扶我一把。”

惠儿微笑道:“太后身体硬朗,永远年轻。”

“多亏了轩儿,”太后感慨道,“这么多年,我都忘了好好睡上一觉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沉睡的感觉真好。”

惠儿喜极而泣,道:“嗯,今天能睡好,以后就能天天睡好觉。”

太后没什么亲人,对身边宫女极好。只是太后睡眠不足,暴躁易怒,身体日渐虚弱。太后能好好睡一觉也是身边几位宫女的心愿。

“雷校尉候在门外,是否放其回家。”惠儿问道。

“留他陪我吃过早饭再回去。”公孙太后道。

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昨天他在干什么?”

“他为太后颂经,”惠儿感慨道,“他说颂经能让太后静气凝神,安然入睡,念了整整一晚上。”

太后闻言一愣,脸色微沉,不动声色道:“颂经一事不可宣扬,违令者逐出王宫,又不是和尚,颂什么经?”

惠儿闻言,心中一惊,脸上浮现出担忧之色。

早餐十分简单,一碗奶,四样点心,四样咸菜,白米粥,小米粥。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雷少轩狼吞虎咽。

要参加宫内宴席,就必须先经太监教授礼仪,雷少轩却是临时被召留宿,自然无人教授礼仪。

虽然小时家教严格,宴席上不能失礼,然而一夜辛苦,饥饿难耐,加上太后似乎并不在意礼仪,雷少轩也就顾不得了。

“轩儿,多亏你颂经,我才能沉睡。”

太后漫不经心道:“你信佛?”

“不信!”雷少轩大口吃着点心,随口道。

宫内点心不仅精致,且十分美味,平生所见,雷少轩颇有些大快朵颐之感。

“不信?”太后闻言,吃了一惊。

这答案出乎意料。

“你如何会念经?你娘信佛吗?”太后淡淡问道。

“我娘笃信佛。”雷少轩心中大骇,太后之问绝非随便,道:“她还在慈恩寺重塑药师佛金身,说感激药师佛保佑我们母子重见。”

“你既会念经,为何不信佛?”太后奇怪地问。

“我曾救一个和尚。他自西域佛国来,欲往北魏传经,途中被一条金曼巴蛇咬伤濒死。临死前,我陪了他几日,得传经文。”

雷少轩有些气愤道:“他劝我出家,我彼时年少,只想回家见娘,觉得他有拐骗我出家的嫌疑,因此不信佛。”

扑哧一声。

惠儿笑出来,道:“秃驴可恶,竟然诱

拐少年。”

猛然捂住嘴,太后面前乱插嘴说话,是大罪。

“和尚倒也不全坏。”雷少轩不动声色道:“我被押送苦海的路上,风寒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幸得一位道士和和一位和尚相救。”

太后脸色微舒道:“幸好没有出家,否则哪里还能见你娘?”

“娘为了我吃尽苦头,受尽委屈,我要好好孝顺她,娶几房媳妇,生一大堆孩子,让她照看。”

雷少轩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老人爱听的话,道:“寺院清苦,灭人伦,出什么家?”

太后听罢,笑骂道:“你娘吃尽苦头,还要为你的孩子操心,哼,有你这么孝顺的吗?”

望着雷少轩离去的背影,太后脸色阴沉下来。

“查一查轩儿所说是否属实?王宫内颂经是否居心叵测?”太后对站立一旁的李春道。

“太后,昨夜我听闻他颂经,便立刻派人查实。”李春恭敬道,“据查,雷校尉确实不信佛。”

如果雷少轩在这里,一定会大吃一惊,短短一个晚上,李春已经把自己与母亲重逢,及慈恩寺内的所有经过查得清清楚楚。

“他只入过慈恩寺一次,经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都没有停留,径直来到人流最少的药师佛殿,一把香点燃,全部插入香炉,显然是应付了事。”

“如此说来,他所说都是真,颂经不过是机缘巧合,并非居心叵测。”太后松了口气,嘲讽道:“倩儿也是,自己儿子都不信佛,她信什么佛啊?儿子差点让佛拐跑。”

先帝灭佛毁寺,如果传出太后寝宫有人颂经,势必引起轩然大波。

何况灭佛也是太后赞成的,雷少轩如果有意在太后面前颂经,不啻是打太后的脸。

昨夜颂经,显然雷少轩不懂事,一心为太后着想,并无他念。

想想也不奇怪,一个死囚,一位军官,一直在军营内成长,从不出营,知道些什么?

“要不要处置此事?”李春沉声问道。

太后眼一瞪道:“公孙家人几乎死绝,好容易有个孩子陪我说说话,处置什么?此事不许再提。”

公孙太后忽然脸色一沉。

“周惠侍是周府的人,应该是拿了雷府的好处,寿诞献礼时,几次诋毁为难倩儿。”

公孙太后冷冷道:“她已然十八岁,按规矩两年后才可出宫,既然轩儿有意多取几房媳妇,选个日子,将她赐给轩儿为妾,让轩儿替我管教,也不白让轩儿喊我声姨姥姥。”

众人听罢凛然。

……

静心斋院内打斗成了太后睡前节目。

此刻,李春捂着脸,有些气急败坏,脸上有一个清晰的脚印。

身为司礼监总管,地位尊崇,皇亲国戚、朝廷重臣见到,即使心里瞧不起自己,明面上也要尊称一声“李公公”。

雷少轩却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一个不小心,便被他结结实实踹到脸上。

打人不打脸,与其相信雷少轩不知道这点,毋宁相信他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不光打脸,甚至不管死活,雷少轩枪枪不离要害,似乎要置自己于死地。

如此一来,李春不得不竭尽全力与雷少轩周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苗疆蛊事 江湖遍地是土豪 无上神帝 都市超级医仙 我建的城都变成了大佬 [重生]活该你倒霉 鉴宝神医 长夜余火 [综港剧]沉醉不知归路 从零开始的次元魔女
相关推荐:我七岁就成了仙尊我真的是正派带着无敌分身闯聊斋主角是个大BOSS爵爷你老婆又开挂了我有很多标签战锤王座扇花录嘴强守护神举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