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赚钱大计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床板事件过去没几天,有一天晚上,秋建国出去打扑克,下林跟屁虫也走了,只有张红卫和上林在家里。

张红卫倚在床上纳鞋底,秋建国看人待物的眼光都很新潮,也能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唯独在穿鞋这一点上,坚决要求自家纳的粗布鞋,他说千层底的布鞋穿起来舒服,塌汗,不乏脚。在厂里机器旁边站一天,脱下鞋也不臭。

这点上林投反对票——他老人家的鞋子一托,那气味简直是……绕梁三天,其味不消…

每当她捏着鼻子嫌老爹脚臭的时候,他都会好笑的一个爆栗弹在上林头上,说:“你去别的职工家闻闻,绕梁三年都有余!”

结婚以后,秋建国的鞋子都是张红卫一针一线挤时间纳出鞋底,集市上买回老粗布制作的,虽样式一般,但品质精良,穿起来确实舒适,上林很认真的考虑是否专门制作农家老布鞋去卖,串门的时候看到邻家大妈大婶儿们人手一只,这才想到自己身处八十年代后期,而非返璞归真的二十一世纪。

上林借着灯光在纸上涂涂抹抹,写写画画,张红卫偶尔看她一眼,欣慰于上林的好学,虽也对她表现的超出常人的聪明感到惊愕,但更多的是掩饰不下的骄傲。这种骄傲体现在很多方面。

在厂里跟其他女工边做活边聊天的时候,免不了聊起自家老公孩子,对秋建国,张红卫没什么好说的,论长相也就一般人,论才干并不出色,论能言善道…比不上小叔子;唯有在大家提起儿女的时候,她会一反沉默,滔滔不绝,女儿又学了几个字,女儿又做了什么饭,女儿想了个辄给自家做了一面千纸鹤帘,女儿在纸上画画贴墙……相熟的女工很惊讶,农村一贯重男轻女,就在不久之前,说起女儿,张红卫也只说养个女子是赔钱货,早晚要嫁到别人家,不会花太大心力培养,怎么突然之间就转变了态度。

张红卫只是笑,女儿多好哇,女儿是爸妈贴心的小棉袄,不但暖和,更面面俱到,时时处处为你着想,给你方便。

如今整个村里,谁不夸奖上林聪明懂事又孝顺?

等她满了八岁,就送她去上学,将来要她考大学,也做官太太!张红卫乐滋滋的想着,忍不住又探头瞧上林写字的纸,这一看不要紧,她惊讶的问:

“这写的什么?”

一毛两元三十块,画了个表格,填满数字,记着一笔笔的支出收入消耗等等。

上林抬头,眼中狂热犹存。

“这个哇,是我的发财大计!”眼冒小星星。

钱哪,钱哪,全是钱哪,一格格都是钱,都是她未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哇!

热切的抓着张红卫的手:“妈,咱们搬出去住吧!”

张红卫吓了一跳,手指一哆嗦,针尖刺到了上林细嫩的小手指,赶忙拿到眼前问:“疼不疼,疼不疼?”

上林没啥反应,她心疼不已。

秋上林如今满脑子都是钱,哪还在乎有没有流血,瞪着眼睛问:“好不好,搬出去吧!”

张红卫叹了一口气,环顾狭小紧窄的房间,说:“你以为我爱住在这儿啊?谁不想单独过日子,可也得有地方去呀!”

“印刷厂啊,我爸工厂宿舍啊!”上林眼中金光四射。

她嗔怪的拍了上林一巴掌:“竟瞎说,印刷厂的房子咱哪能住!”

“凭什么不能住?工厂宿舍就是给工人住的!我爸难道不是正式工?有很多临时工都住着,我爸是正式工,你是临时工,怎么就不算厂里的职工?当然能住,肯定能住!”

单独过日子,是秋上林发财大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否则还像现在这样一大家子在一起过日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别人眼皮子底下,不符合闷声发大财的准则。

张红卫失笑,为上林的急切。

“人家都是厂领导的亲戚,要么就是家不在本地有困难的职工,咱家这点困难,哪算困难哪!再说了,你爸不是不让嘛,你大伯和小叔都在家里住着,虽说分家了,可咱们跑去工厂住,不让人看笑话,说咱们一家不和嘛!”

“没事儿没事儿——咱们家也有困难,你看咱家房子小,人口多,工厂又远,上班下班不方便,你们也没法照顾我们俩,还有啊,外面下大雨咱家就要下小雨,房子又湿又潮,根本不适合人居住,还有还有,我们也不是因为不和才出去住,不是图方便吗?住到厂宿舍,你们上班方便,我跟下林今后上学也方便呀!还能上厂里的幼儿园,我们也该上幼儿园了!”

相比之下,印刷厂同小学的距离更近。

一番道理讲下来,不由她不心动。沉吟片刻,犹豫的说:“等你爸回来,我再跟他商量商量吧!”

“好!”

上林一口答应。

只要张红卫同意,上林有把握说服秋建国。别的不提,只提上学方便这一条,秋建国铁定会同意!

甩甩手中的纸张,神秘兮兮的说:“妈,你猜我前几天赚了多少钱?”

事情说完,她早就低下头拿鞋底了,顺口问:“赚了几毛?”

“二十块两毛!”扬着手中的纸,上林得意洋洋。

张红卫闻言一惊:“二十块两毛!”

总共才卖了五天,上林一天基本就有四元以上的收入,比她爸挣的还多,怎不令张红卫震惊。

上林见她不相信,细细数来。

第一天卖了两元三十分,第二天不是集市,挣得少,只有一块多,第三天上林长了心眼,跑到中学门口去卖,第四天在小学门口,第五天又是集市,每天有多有少,尤其在学校门口的两天,生意简直火爆到不行,上林同村里的大孩子讲好,他们帮忙把果浆运到学校门口,上林付给他们一块钱,这帮孩子一天要跑三趟!

这原本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只有买糖精花了点钱,付出孩子的工资,剩下的二十块两毛都是纯利润。

她细细分析给张红卫听,见她还是不敢相信,索性跳下床,趴到自己的小床下,摸呀摸,摸了半天掏出一个麦乳精铁盒,打开来,展开包着的塑料布,又展开一层油纸,出现在张红卫面前的是一叠毛票与硬币。

沾着口水,她一张一张的数,越数越不可思议,越数眼睛越亮。

上林笑眯眯的看着母亲的震惊,她眼中的光芒一点点亮起,想着,张红卫其实脑筋很活泛,只是欠缺机会与合适的引导,有了相应的引导,她绝对是块做生意的材料!

只是……看到她一边把食指伸到嘴里沾点唾沫一边数钱的模样,上林皱眉,今后一定要把她这个坏毛病给改掉,太不卫生了!钱可是最脏的东西,当然,也是最诱人的东西!

整整二十块零两毛,看着手里的钱,张红卫感动的想哭。

倒不是没见识过这些钱,实在是上林一个四岁的孩子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赚回这么多钱,让她有点无法接受与不敢置信。

可是钱,明明白白的摆在她面前,不相信,也只能相信!

都不用上林提醒,她脑海中展开了想象——假如自己辞掉厂里的临时工作,转而卖这个什么什么果汁,五天二十,十天四十,一百天就是四百,一年下来……

她不自觉的计算出声,上林大汗,连忙喊停:

“不对不对!”

等张红卫回头,才抖抖手中的纸,慢条斯理的分析:“果汁只卖个新鲜,等他们都尝的差不多了,也就没有人肯花钱买了,尤其现在是夏天,买的人比较多,一旦天气转凉,就很少有人买了!”

不忍见母亲脸上明显的失望,说:“所以,我们要进行其他的生意!”

凑到张红卫面前,把纸摊开,比划着说:“我听说城里有卖一种汽水,酸酸甜甜的很好喝,夏天喝凉的冬天喝热的,小孩子都喜欢,制作程序也简单,只要买来那种机器,通上电,把原料配好,随便一个地方都能卖,也不必担心买的人会减少——跟果汁不一样,大家都爱喝,完全可以每天来上一杯!”

她说的,其实是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广大流传的劣质汽水。

糖精、色素、水,勾兑出来五颜六色的所谓‘汽水’,对身体没有益处,当然,有没有害处上林也说不好,毕竟她和弟弟都没少喝,不也平安健康的长大了?

造价简单,程序方便,后来卖到五毛钱一杯,现在的经济水平没有那时高,完全可以卖的便宜一点,薄利多销嘛…千万不要看不起这点小生意,每个行业都有它存在的独特价值,在特殊的年代里,流行特殊的东西,利润虽小,但经年累月的积攒下来,财富是不可小觑的!

她就知道最开始贩卖这种汽水的商家,因为这个挖掘到了第一桶金,在汽水之后上了小镇第一家录像厅,第一家游戏厅,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依依不舍的把‘汽水’撤销掉。

上林曾经给他算过一笔账。

一杯汽水卖五毛钱,造价顶到天一毛,他一天至少能卖出五十杯,一天纯利润在二十元以上,一星期呢,一个月呢,一年呢?

更别忘记,他可不是每天都卖出五十杯!

这只是引导的小生意,在上林的计划中,只要赚到一点钱,就开始上设备,自己制造冰棍。她以前的大学舍友,家里在八十年代后期制作冰棍卖冰棍,一根冰棍的出厂价格才三分钱,不过一年时间,她家就购进了当地第一台摩托车,第二年上,各式最新的家用电器俱全,到第三年家里起了小洋楼,随着时代的发展,便宜的劣质冰棍被淘汰,但最初的利润,不可忽视。

大学时夜班聊天,舍友把她记得的儿童往事都讲出来,其中就包括冰棍的制作流程,上林记得非常清楚,只要购进几样设备,花不了太多钱,再招聘几个人就行了。

慢慢的把她的打算说给张红卫听,张红卫先是欣喜,紧接着就是怀疑,怀疑她怎么能知道这么多!

上林汗颜,幸亏还没把后面的计划说给她听呢,这就怀疑上了,随便敷衍着:“我在街上听卖冰棍的大妈抱怨,咱镇上都没有冰棍厂,害的他们还得跑到临镇去批发,这才想起来。”

张红卫半信半疑,但很快就把注意力转到了赚钱的大计划上,越想越坐不住,最后干脆丢下手中的活计,嘱咐了上林一声,跑去找秋建国回家了。

她临走之前,上林喊:“妈,别跟爸说是我的主意…”

面对张红卫怀疑的目光,嘿嘿笑着:“不然他又该说我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玩乐了…”

张红卫扑哧一笑,摆摆手表示明白。

秋建国自打看到上林在识字上的进步,对她的学习抱有极大的期望,一心想着女儿将来能考大学,念博士!

对于经商并不热衷——经什么商哪,现在又不是过不下去!每月吃工资虽然紧巴了点,但谁家不是这样过?比自家不如的还有好多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重生]活该你倒霉 苗疆蛊事 都市超级医仙 长夜余火 从零开始的次元魔女 我建的城都变成了大佬 江湖遍地是土豪 [综港剧]沉醉不知归路 无上神帝 鉴宝神医
相关推荐:有宝重生甜妻:景少,吻个安重生之富贵荣华季少宠妻甜蜜蜜红楼之贾敏传重生之名门锦翠吸血总裁,请走开我比想象中更爱你明星化妆师射雕之包惜弱